对于油盐不进的特朗普,欧洲人似乎找到了一个向他施压的方法。什么方法呢?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真相。
(2022年北溪管道被炸)
根据新华网报道,不久之前,一名叫谢尔吉的乌克兰籍男子,在意大利被捕。与此同时,德国联邦检察院发布了一则通告,应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调查法官签发的欧洲通缉令,意大利警方逮捕了此人。那这人是谁呢,根据德国检察机构的调查,谢尔吉被认为是2022年北溪管道被炸的嫌疑犯之一。
北溪管道有多重要,就不需要多说了,这是一个由俄罗斯与欧洲多方联合投资的天然气管道,从俄罗斯沿海开始,经波罗的海海底,到德国,全长1200多公里。其中的1号线投资148亿欧元,2号线投资95亿欧元,合计超过240亿欧元。
俄乌冲突爆发前的2021年,通过北溪管道1号线向德国等欧洲国家输送了约6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,2号线每年能向欧盟输送550亿立方米,合计将近1200亿立方米,妥妥的能源大通道。北溪管道被炸,欧洲国家损失惨重,尤其是德国。德国的巴斯夫化工公司的工厂被迫停了三个月,损失几十亿欧元。
展开剩余74%(一名叫谢尔吉的乌克兰籍男子被认定是北溪管道被炸案的嫌疑犯)
俄罗斯人损失同样惨重,投资了那么多钱,不仅血本无归,而且上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出口收入也归零了。
这事谁干的,乌克兰人有很大的嫌疑。但问题是,为何早不早晚不晚,在这个时候突然要抓捕这名嫌犯了呢?实际上这个名叫谢尔吉的人,在意大利都已经待了快两年时间了,无论是德国还是意大利方面都早已掌握了这个人的行踪。那么为何要在这个时间点抓他呢,然后还公布报道呢,这背后肯定是有玄机的。
什么玄机?用这事来发出警告,警告某个国家要老实点,否则就利用这名嫌犯的嘴,把这个事件的真相公布于世。如果谢尔吉承认北溪管道被炸就是这个国家干的,那这个国家就会极其被动。这个国家是谁呢?一看这个消息报道,大家肯定会说是乌克兰。其实这事还真的不那么简单。
(谢尔吉是在意大利被捕的)
德国政府现在的政策态度是什么,援助支持乌克兰,而德国在北溪管道上损失这么惨重,如果是乌克兰人干的,这个案底一坐实,德国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援助乌克兰。如果德国真的不想援助支持乌克兰,何必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内,放着这嫌犯不抓,非要得现在要继续力挺乌克兰这个关键时刻来办这事呢。
所以,这事的背后,实际上是德国和欧盟国家要借这事警告另一个国家——美国。
因为,炸北溪管道这件事就算是这个乌克兰籍的谢尔吉执行的,也不意味着就是乌克兰政府或军队干的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就算有乌克兰政府的背景,乌克兰的特工也没有能力在距离上千公里外的波罗的海,在深达100多米的海底,准确实施爆破。这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情报和技术支持,这样的能力只有美国才有。
实际上,包括美国著名调查记者等各方都有大量的调查,将北溪管道被炸的背后黑手指向了美国中央情报局。这个全世界都知道,只不过没有铁的证据而已。如果此次被捕的嫌犯最后指认是美国政府、中央情报局指使、组织、实施的,那美国政府可就被动了。
说到这儿,问题的症结来了,德国政府是要和美国政府撕破脸吗?北溪管道被炸都快过去三年了,之前一直没把这事的真相给捅破,为何现在要这么干呢。准确地说,是准备要这么干呢。是因为德国政府在向美国政府发一个信号,或者叫警告,希望美国政府继续支持援助乌克兰。
目前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明显偏袒俄方,对乌克兰施加各种压力,甚至以彻底停止援助乌克兰作为威胁。而德国等欧洲国家,则强烈要求继续援助支持乌克兰,坚决反对特朗普抛弃乌克兰。这一点,从最近美俄阿拉斯加元首会晤,以及8月18日美欧乌三方在白宫的会谈都能看出来。
(外界都认为中情局才是北溪管道被炸案的幕后黑手)
所以,这个关键时刻,欧洲人必须要向特朗普施加压力,而北溪管道被炸正好是一个不错的选项。虽然此事发生在拜登当总统的时候,但这依然是美国政府的行为,一旦真相被揭露,那损害的是整个美国的国家形象和信誉,而且还要做巨额的赔偿。作为美国现任总统的特朗普,必须要好好掂量这事。如果特朗普不愿承担这个风险,那就得在乌克兰问题上更多地转向欧洲的立场这一边来。
北溪管道的事,大家虽然都心知肚明,但真相被彻底揭露,有铁证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这就是战略博弈。欧洲人在用是在向特朗普亮出自己的筹码。
发布于:北京市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